錘子手機T1評測:精致但不完美 細節與固執并存
從發第一條微博開始,羅永浩用31個月完成了自己的手機夢。5月20日晚,在5000人的會場,他帶著錘子手機T1出現在人們面前。在老羅職業生涯的各種角色變幻中,做手機似乎是最不順的一件事,這31個月也是充滿爭議的31個月。甚至現在,網友仍對“3000塊錘子值不值得買”爭論不休。
經過兩天試用,新浪手機將這款產品的詳細體驗分享給各位網友。
外觀:精致但不驚喜
從附件說起。
老羅是個認真的人,這種認真貫穿錘子手機的每個角落,包括它的外包裝盒及一系列配件。在發布會當晚,老羅用不少時間講了這個手機外包裝紙盒的來歷,以證明錘子科技對細節的重視。
錘子手機外包裝
而最終我們拿到手里的,包括手機本身、盒子、數據線,充電器,螺絲刀等等,確實都沒有讓人失望,每件東西的每個細節都十分精致,在國產廠商已經習慣給自家手機塞進一套批量采購的充電器數據線的時候,錘子手機這點難能可貴。
包裝盒附件都花了不少心思
錘子手機的前后都是玻璃材質,后蓋邊緣做了微弧處理讓手感得到了提升并且視覺效果也非常好(我們相信白色版會更棒)。

類似細節貫穿在錘子手機的各個位置,例如被集成在聽筒上以免破壞正面美感的接收器和距離感應器/機身頂部大小一致、位置對稱的耳機孔和電源鍵。老羅似乎很偏愛這種對稱的美。只是,一個五寸的手機還把電源鍵放在機身頂部有夠不著的情況,即使它的音量鍵和正面按鍵都能起到點亮屏幕的作用。
盒子內所有東西
在發布會上,老羅詳細講解了為什么錘子手機的左右配置了兩套對稱的音量鍵,據說是為了左撇子。
當然,這兩套音量鍵,可以設置在不同的環境下實現不同功能,例如可以一邊調音量一邊調亮度,或是同時捏住快速拍照等。但對此,人們的褒貶不一,感光用“手調”這種辦法,略有些復古味道。
機身左右各有一個側鍵
系統中自定義功能
另一種復古行為是錘子手機的正面按鍵,在多數手機都已經把按鍵越做越少甚至虛擬化的時候,老羅反其道而行。在正面加上了三顆實體按鍵。手感上這三顆按鍵是很不錯的,鍵程和力度適中,還能與Smartisan系統配合,可以將左右鍵功能調換滿足不同用戶需求。但按鍵細節不夠好:太窄且材料光滑,三個按鍵做工不精細,針尖大的背景光還不均勻,甚至它們不在一個平面上。
另外還有,大問題是,當人們已經習慣觸控鍵、虛擬按鍵的時候,物理按鍵有多大存在的必要?只是為了想追求機械手感?或橫屏看視頻時候勿碰幾率小一點?
正面三顆實體按鍵
錘子手機整體工足夠精致,但與這些精致細節相伴的,還有老羅的執拗。
錘子手機的包裝中有一把螺絲刀和幾顆螺絲,這是為拆后蓋準備的,根據老羅的說法,他不能忍受iPhone機身側面為取SIM卡而開個孔。所以,錘子的后蓋擰下兩顆螺絲才能打開,之后才能看到里面的SIM卡槽。
手機后蓋拆開之后
擰螺絲取后蓋本身沒有什么難度,用螺絲刀取后蓋的方式,比魅族MX2底部的兩個固定點更精準一點,并且錘子手機做工精細,后蓋與邊框結合處極其細膩。除了美觀,這種方式給錘子手機更換后蓋加裝不同顏色背夾電池做了準備;伴隨而來的,是為了突出老羅的“工匠”情懷,給用戶一點點DIY的空間。
我們第一次看到有隨機配一把螺絲刀的手機,也第一看到裝SIM卡需要螺絲刀。雖然老羅給了它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也可以解釋一般用戶很少更換SIM卡,不擰螺絲后蓋也能扣在機器上不會松動,但為了美觀而這么費周折,并讓攝像頭有進灰的隱患,我們不認為這是個好設計。
換位想想,如果錘子手機只是個小廠商做的,沒有老羅的解釋,會不會被用戶罵?
包裝內的螺絲刀
老羅小心翼翼的將一些細節處理的極為細膩,但卻在整體上把控不夠。在拿到手機后,多數人第一反應是這個手機為什么如此厚重?
167克的機身確實不算輕,但將141*67.74*8.23毫米的機身與近期旗艦手機比,三星S5厚8.1毫米,HTC One M8厚9.35毫米),其實并不算太厚。厚的感覺,首先源于錘子手機的直角邊框,它毫無保留的把錘子手機的機身側面的8.23毫米展現給用戶,而不是M8那種弧度設計,用戶看到的只是最薄部分;黑色的前后面板加黑色玻璃纖維加樹脂中殼部分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將厚重感進一步加深。并且這個中框質感不足,用久了會磨亮比較難看。
機身側面
正是因此,錘子手機的外觀只能得到“不夠好看,但也不難看”的評價。超過許多老牌廠商的精致做工和質感優異的后蓋為它掙得不少得分,主要的槽點,都反映在沉重的外觀上。手機的重量是條不歸路,用慣了輕的,再用沉的就會不適應,而現在,將近170克的手機已經算是很沉重了。
錘子手機正面
屏幕
如果打算做一款能方便使用的手機,還是5寸左右比較合適,這也是三星HTC等廠商都把旗艦手機謹慎控制在5寸左右屏幕的原因。
錘子手機采用一塊4.95英寸1080p全高清屏幕,IPS低溫多晶硅技術,全貼合工藝,像素密度為445ppi。這是一個比較適中的尺寸,67.74毫米的機身寬度單手握持不是問題,只是側面都是直角邊框,拿起來不像iPhone 5c這樣的手機舒服。
羅永浩在發布會上講這款屏幕來自JDI,OPPO等廠商很多產品都采用一樣規格的屏幕。
將錘子手機和iPhone 5c都關閉自動感光,調到最大亮度,可以看到它的色彩還原很接近iPhone,飽和度比5c略高一點,但只是毫厘之差,不對比甚至看不出來。
錘子手機與iPhone 5c屏幕對比
硬件
這其實是發布會羅永浩首先抨擊的一部分,他稱之為廠商在用參數誤導用戶,因此什么處理器,架構之類基本是被一筆帶過的節奏。
但對我們來說,仍然需要把這部分說清楚,老羅可以在臺上可以說自己不懂參數,但畢竟良好的硬件配置是一個手機流暢運行的基礎。
錘子手機配備一顆配備的高通驍龍801(MSM8x74AC)四核處理器,主頻2.5GHz,配合2GB RAM,而機身內存則是16/32GB兩種規格,它不支持通過存儲卡擴展,所以經常在手機上看電影或存大文件的同學需要注意。
發布會現場 羅永浩并未過多說參數
驍龍801是高通在今年2月底的MWC大會上發布的高端產品,目前三星Galaxy S5、索尼Xperia Z2、HTC One M8等旗艦手機都配的是這顆處理器,這也老羅敢在臺上背著屏幕說“我看不懂參數”的底氣。用它跑分的話,相比三星等競爭對手的35000分,錘子手機30000分并不高。但就像品酒不是只看化學成分一樣,手機硬件好、跑分高也不一定等于流暢度。
錘子T1在使用過程中,發熱成為了較為明顯的問題之一,尤其長時間拍照時,機器左側邊框上方以及背部右上方都表現出了較高溫度,而且整個發熱會向左側傾斜。而在充電時,機器底部溫度也會明顯上升。
而在游戲過程中,我們在嘗試了四分鐘RealRacing3后,機器發熱的問題再次凸顯,重災區仍舊是左側邊框,連帶背部區域。
安兔兔跑分30000左右
界面:簡潔磚塊 摒棄插件
雖然發布會老羅并沒有在系統上濃墨重彩,不過被限定10分鐘的介紹環節還是被他延長不少。去年三月份就已經發布的錘子ROM,這次并沒有太大顛覆性的變化, 不過由于多數人都是首次接觸這個系統,我們也來詳細說說Smartisan OS 1.0。
對于主界面來說,錘子ROM應該算是特立獨行,沒有趨之若鶩地采用扁平化設計,更是略顯偏激的“砍”掉了桌面控件。而老羅的強勢還不僅于此,如果你想使用錘子這套界面,就不允許你更換壁紙,因為在他看來在老婆孩子的合影上堆放幾十個圖標簡直不能理解。
主屏16宮及9宮兩種模式
主界面的大磚塊主題,有點類似不少手機的簡易模式,沒有復雜的功能,簡單直觀。這種直觀甚至允許用戶拋棄應用標簽,而在純圖標的狀態下,沒有文字的干擾這個系統界面也的確更加統一。
支持更換主題但不允許更換壁紙
81宮格:最方便的分屏管理
錘子ROM最大的特點在于創新的多宮格顯示,無論是通過兩只收攏或是菜單鍵都可以進入分屏預覽的狀態,區別于其他Android手機,這個狀態下錘子系統不僅可以編輯分屏名稱,還可直接拖拽應用。也就是說,如果想將第一頁的某個應用挪至第九頁,以往安卓手機或是iPhone需要按住圖標往右滑直到第九頁分屏,而錘子系統可以直接在當前頁面隨意拖放,就像在一個分屏內調整圖標順序那么簡單。
分屏縮略圖36或81宮格非常方便
而做到這樣的方式,就是將所有分屏的縮略圖放置在同一頁面下,錘子提供了36宮格和81宮格兩種狀態。不要被夸張的81宮格嚇到,其實每個圖標的觸控面積并不小,也不會讓你一根手指壓住多個圖標,每一宮格的面積都要比觸控全鍵盤字母帽面積大得多。
可同時多選圖標一次性拖拽
分屏可隨意隱藏及加密
也就是基于這樣的多宮格預覽,用戶可以在這個界面上實現更多的功能。比如,加密或隱藏分屏。每個分屏上方都有一個眼睛和鎖的標識,分別是用來隱藏和加密分屏所用。經過隱藏或加密的分頁會自動在系統中消失,在左右滑動分屏時數量會被縮減。
而加密后的分頁,必須輸入密碼才可顯示其內容,比如有些不希望被別人看到的應用可以挪至同一分屏,并將這一分屏加密,那么也就只有你知道四位密碼的情況下才可解鎖分屏看到應用。
分屏可加密或隱藏
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外人使用手機時的尷尬,直接將應用鎖定隱藏,用非常簡單粗暴的方式保護了隱私。同時,也可以更好管理多屏信息,將常用應用保留,以節省找應用時在分屏之間來回滑動的步驟。
不過,為了避免翻找應用的繁雜,錘子系統的多宮格界面下支持直接打開應用。當開啟這項功能時,也就同時失去了調整圖標的權利,因為當你一觸及圖標時就會自動打開。
關于多宮格,老羅的想法很有心意,也明顯是深入使用手機后帶來的從90分到95分那極優的進步。但是,無法保證所有用戶都會接受,所以老羅倒是也設計了原生系統界面,不過這個原生也并非Android原生,仍舊采用了錘子的圖標以及下拉菜單的等界面,只不過有強烈換壁紙或是添加桌面控件的用戶會有需求。
如果想要換壁紙可切換至原生系統
單手優化:下拉屏幕需適應
對于一款4.95英寸手機,想單手完成全部操作還是會有難度,錘子系統的單手操作優化多少有些不同,不是采用畫中畫小屏幕,而是通過拇指下拉將屏幕高度降低一半。
拇指下滑可激活懸停
對于單手來說,對角線位置是大屏的禁區,普遍解決方法是一手持機一手操控,或是調整握持方式。錘子的方式很討巧,通過拇指大面積壓住屏幕下拉,可將整個屏幕向下拖拽至中部,也就將頂部的按鈕更向底部靠攏方便點擊。
整個過程并不費勁,初次使用時成功概率不高,不過掌握技巧后還是非常順手。最理想的是,按住屏幕后不要急于下拉,而做稍許停頓。另外,設置中也有觸發面積的選項,可根據個人的拇指大小選擇。
屏幕將變成3.5英寸
如果熟練使用后,你會不自然在需要時激活這一功能。尤其當坐地鐵一手需要握緊欄桿,一手操作手機的時候,拇指下拉,屏幕下沉,點擊需要的內容后,屏幕會自動上彈為原有樣式,一氣呵成。
另外,老羅還針對“左撇子”用戶特殊照顧,可設置左手或右手模式。左手模式下,默認菜單及返回鍵對調,并且音量鍵挪至機身左側,還包括聯系人列表里快捷按鈕的位置也挪到了左邊。
而機身兩側的按鍵不僅可以對調位置,還可編輯不同功能。如果右手模式的話,左側按鍵可設置為音量或亮度,還可以通過同時按住兩個鍵實現截屏、下拉通知中心、錄音、鎖屏或是打開某個應用等功能。而頗為細致的錘子系統,在截圖這樣的細微功能下也藏有小機關:快速同時按住左右鍵然后松手完成截圖,但是按住左右兩側鍵不放則會讓用戶通過拖拽矩形選區截取所需區域。
兩次按鍵組合可隨意定制
基本功能:細節之處彰顯用心
雖然在錘子T1手機發布時,老羅并沒有花費太多篇幅介紹其基礎功能,不過在去年這可是被大說特說的關鍵領域。錘子系統的撥號鍵盤布局非常另類,將星號及井號鍵放在了側面,而這樣就相當其他品牌的單手模式,因為你常用的1-9鍵都在最近的3/4區域。
撥號鍵盤可選擇左右手模式
并且,根據使用手習慣的問題,錘子系統的撥號鍵盤可選擇“貼左邊”或是“貼右邊”。
錘子系統的電話提供了公共號碼查詢功能,也就是黃頁,數據庫由觸寶號碼助手提供。由于系統與觸寶的深度整合,所以在錘子系統原生電話功能里就已經加入了黃頁功能,撥號鍵盤中可直接調出黃頁搜索界面,而在撥號或陌生號碼來電時也會自動顯示其匹配名稱。
內置觸寶號碼助手可顯示公共號碼
這樣的好處可以分為兩點來討論,一則主動式,比如需要查詢如大學、銀行、商家電話,可無需網上搜索。 二來被動式,當有陌生號碼來電時可作為核實信息所用,避免被虛假客服蒙騙。
通訊錄:多種排序規則
而除此之外,錘子系統的通訊錄也有很多小細節,比如通訊錄并不只有按照姓名排序,而是增加有地點、頻率或是添加時間。“地點”會根據號碼前綴自動判斷電話歸屬地,將其以各省份為單位區分。而“頻率”則是根據用戶與聯系人溝通頻率排序。這都并不是什么技術性創新,但是卻在使用中可以在某種場景幫助到你。以個人使用習慣來看,更傾向于常駐在頻率選項卡界面,因為平時聯系的人就是固定人群,而不用在成百上千的通訊錄中查找。
通訊錄按照地點、頻率排序
短信:支持定時及回收短信
短信方面,雖然老羅在發布會上用了大量篇幅介紹,但是實際并沒有太多創新點。無論是著重介紹的短信彈窗、定時短信還是快捷添加日歷,都已經不是創新功能。前兩項國產手機ROM已經到處皆是,后者則明顯從iOS借鑒而來。
短信彈窗以及定時短信
后者打比方來說,當你收到“明天八點起床”的短信,可在添加日歷時自動將提醒時間調至相應時間點。只不過快捷添加日歷并沒有iOS那么直觀,需要在相應短信內容上長按,選擇“添加到日歷”才可新建任務。而蘋果的做法則是自動識別時間文字,并增加文字鏈接,可直接點擊添加提醒事項。
短信內容可添加至日歷 時間自動識別
另外,錘子系統還針對部分用戶誤操作的情況提供了3秒鐘延遲發送,也就是說在發送短信后可在三秒鐘內取消發送,這主要是對于有時候短信發送一時心急,往往在發送后再去重新檢查,而如果發錯了人,或是發錯了內容,這一功能就可以派上用場。
短信支持3秒內取消
而輸入法方面,則是采用觸寶輸入法,支持科大訊飛語音輸入,不過似乎并沒有加入滑行輸入。
其他亮點:定時靜音、自動長微博
雖然錘子T1采用了雙側按鍵的設計,但是軟件系統也仍舊保留了音量亮度雙調節的方式。而目前軟件雙調節存有bug,無論通過物理亮度按鍵或是亮度條進行調節時,雖然亮度會有明顯變化但是亮度進度條并不會隨之變動,必須要返回重新調出亮度進度條才可發現變化。
定制靜音功能
另外,錘子系統還可設置以小時為單位的定時靜音,主要用在會議后忘記回復鈴音所用。
而錘子系統還在記事本中針對長微博進行了優化,超過140個字會自動整體排版發送長微博圖片,比起很多簡陋的純文字長微博來說,錘子保留了記事本的背景圖并且行間距以及字體更為適宜閱讀。
記事本分享微博可自動生成排版美觀的長微博
而此次最為驚喜的是錘子系統的超高流暢度,其實目前市面上多數安卓手機都已經不會出現卡頓的情況,但是細細感受還是有毫厘之間的差距。尤其當程序打開或回到桌面的動畫,或是長列表的上下滑動時,這種可能需要精確到毫秒的差異還是會在內心留下深刻印象,而錘子手機絕對是目前最流暢的安卓手機。
拍照
硬件上,錘子手機采用的是一顆1278萬像素(一般廠商寫作1300萬)攝像頭,組件是采用索尼IMX214索尼第二代堆棧式傳感器,光圈f/2.0,至于藍玻璃濾光片,抗眩光涂層,防指紋油污涂層等等都沒有缺席。
眾所周知的是,目前手機攝像頭組件也基本就來自那么幾家,錘子手機采用的這顆索尼IMX214第二代堆棧式傳感器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得到一張 好照片的難度就在于,買得到好攝像頭組件不等于生產出來的手機就能拍得一手好照片,攝像頭組件只能算個半成品,不是裝在主板上就算OK了。最終效果,是要 靠手機廠商的不斷調教。羅永浩在發布會上用了不少時間描述了錘子科技在攝像頭這塊的奮斗歷程,例如從某數碼影像雜志挖來了資深編輯,在對市場進行了初步調 研后,親自先后兩次飛往日本與富士通總工程師五十嵐千秋會談引入技術方案等等……
此中周折并不是我們這篇文章的重點,至少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手中這臺錘子手機是工廠樣機,錘子的工作人員強調它的攝像頭還沒有調試完成,尤其在暗光的情況下,所以本次評測的樣片并不能代表最終上市版的效果。
錘子手機的拍照界面并不算復雜,功能上走簡單路線,點擊左側設置,可以切換不同的模式或是調處輔助線之類的。但目前功能不算完善,例如高動態范圍圖像(簡稱HDR)功能還不能使用。
錘子手機拍照界面
羅永浩主導的錘子rom將一些細節考慮的比較到位,例如橫豎屏切換都會有拍照方向提示,以及針對傳統手機自拍時候左右臉顛倒的情況做了特別設置,這些很細碎的功能不能都體現了設計者的心思。或許老羅不想從俗,自拍沒加入美顏功能。
自拍左右顛倒功能
老羅在發布會上特別講到一個快速抓拍功能:在滅屏情況下,雙手同時捏住左右側鍵,放開時候即可拍照。
此功能理想的使用環境是抓拍,但實際使用情況差強人意,錘子手機在放開按鍵那一瞬間不會自動對焦(或者說對焦很慢),所以抓拍基本都是虛的,這個功能完全不實用。
模擬日常使用環境,完全自動模式未加入其他效果,在正常端著手機拍照的情況下,仍能感覺到快門略慢,以下是一些實拍照片,錘子手機屬于比較,在室內正常光線環境下,色彩及飽和度略高但沒有偏離正常范圍,這是一種比較討喜的風格。
正常室內拍攝
在陽光明媚的室外環境的環境下,錘子手機的表現合格,在樓宇陰暗部分沒出現太多噪點,快門慢的問題有所緩解,但仍感到有一點點延遲。
晴天戶外
錘子手機的攝像頭另一問題是銳度差,跟iPhone 5s在同一環境下,可以明顯看出錘子手機的銳度還需要好好調節。
同一環境下,上圖為錘子手機所拍,下圖是iPhone
5s所拍
總結:一款認真的產品
我們給錘子手機一個積極的評價。
無論是從數據、還是身邊人們的反應,帶著老羅光環的錘子手機關注度都出人意料,羅永浩從無到有憑借一個人的力量做出了這樣一款產品,經過31個月的準備,它帶著老羅追求完美的想法以及很貼心的細節,同時又混合著一些偏執而固執的思維方式來到暮氣沉沉的手機市場。
所有這些,最終成就了一款細節精致但不完美產品,老羅的不妥協讓它的做工好過許多傳統廠商,但在一些地方,例如后蓋或雙音量鍵又讓人難以理解; 它的每個細節都經過了謹慎的考慮,包括價格:3000元的定價讓它遠離小米等價格殺手的競爭,一上來就讓自己遠離了性價比這條不歸路,同時,價格也成了錘 子手機被熱烈討論的一部分。
“不為輸贏”,那是宣傳語,刨去情感因素,去掉營銷成分,作為錘子科技第一部手機來說,有如此關注度,其實老羅已經贏了。
錘子手機T1刷機包:http://smartisan-t1-shuajibao.shuajizhijia.net/
錘子Smartisan T1刷機包下載:http://www.sld007.cn/romlist/949_0_0_1_10
錘子Smartisan T1刷機教程:http://www.sld007.cn/phone/949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