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Ace 3V測評:把錢花在刀刃上
高通驍龍發布之后,中端手機市場再次沸騰了起來,就連各大公司的高層,也紛紛為自己的產品造勢,對一加 Ace 3 V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一加Ace 3V是一部價格很有競爭力的中端機,但這個價格意味著它必須要舍棄一些東西,于是一加將有限的成本堆在了這個價位比較重視的維度,比如性能、配置,AI,外觀,屏幕等。
全新國產直屏,同級少見的質感
一加Ace 3V首發天馬的U8+基材屏幕,是一塊6.74英寸的AMOLED直屏,分辨率2772 x 1240,120Hz刷新率,10.7億色顯示效果,無論是正視,斜視,還是大視角側視,屏幕均無出現明顯偏色,用的也是一加12同款色彩管理。
護眼則是一加Ace 3V屏幕最大的亮點,一方面因為是天馬U8+發光基材,能大幅降低有害藍光。另一方面,一加Ace 3V因為不是LTPO屏幕,因此高亮度下默認是單脈沖類DC調光,低亮度下最高時2160Hz高頻PWM調光。
一加12上的護眼功能,比如根據時間自動調整色溫的舒眠顯示,也一并下放到一加Ace 3V上。
至于外觀,一加Ace 3V延續前代直角中框設計,機身背部采用同價位手機少見的玻璃材質,并在邊緣處打磨出 2.8D 微弧曲線,握持手感溫潤舒適。鏡組部分采用不銹鋼鏡頭保護圈與鋁合金底座,一加標志性的三段式開關設計同樣得到保留。
一加Ace 3V有幻紫銀和鈦空灰兩種配色,我手上的這款是幻紫銀,采用金屬砂玻璃工藝,最終呈現類似金屬的質感,磨砂觸感,但是跟最近幾年顆粒感特別明顯的磨砂不同,摸起來非常平順,即便手上有汗,也不會有那種油膩膩的感覺。為了保持手感,質感,觀感一致,手機中框也進行了磨砂處理。
總的來說,一加Ace 3V在這個價位中能體現出這樣的質感,還是蠻少見的。除了屏幕和外觀,性能和配置是一加Ace 3V另一個堆砌成本的地方。
首發第三代驍龍7+,性能媲美旗艦
一加Ace 3V首發第三代驍龍7+,直接用上了臺積電4nm工藝和第三代驍龍8同款CPU架構,但是核心數量和組合方式則和第二代驍龍8一樣,即1+4+3:
1*Cortex-X4 2.8GHz
4*Cortex-A720 2.6GHz
3*Cortex-A520 1.9GHz
所以你可以把第三代驍龍7+理解成為換架構,稍微降低頻率的的第二代驍龍8。GPU部分是Adreno 732,雖然不是旗艦型號,但是頻率超到了950MHz,高于第三代驍龍8的903MHz和第二代驍龍8的680MHz,屬于低配高頻的做法。
在具體跑分上,一加Ace 3V的GeekBench單核跑分1885分,多核跑分4967分。作為對比,第二代驍龍8的單核在1991分左右,多核在5366分左右,而此前驍龍8+分別在1852和4700分左右。
一加Ace 3V的CPU性能介于第二代驍龍8和驍龍8+之間。而GPU部分使用3D Mark的極限壓力項目進行測試,測試GPU性能的同時,還能查看該機目前的部分調度策略。
在這個環節中,一加Ace 3V最佳循環分數3058,穩定性83.6%,第二代驍龍8是3640分,穩定性92.5%,驍龍8+是2809分,穩定性86.4%。這樣看來,第三代驍龍7+的GPU性能和CPU情況相同,性能水平同樣介于兩者之間。另外,一加Ace 3V的GPU性能調度還是比較剛的,基本能穩定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
總體而言,第三代驍龍7+的性能大概介于驍龍8+和第二代驍龍8之間,這樣的性能放在這個價格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不過第三代驍龍7+有一個隱憂,就是它的三級緩存,只有4MB,這一刀砍得太狠了,另外同期的第三代驍龍8S也是只有4MB,然而幾年前的天璣9000都有8MB。
三級緩存偏低會導致數據交換速度偏慢,特別是游戲這種需要數據高速交換的場景,還會在一定程度影響CPU性能發揮,進而導致游戲容易出現卡頓。
游戲幀數穩定,溫度限制較為嚴格
在前幾天,已經有媒體已經放出了第三代驍龍7+的游戲測試,普遍認為存在游戲功耗過高的問題。之后一加Ace 3V推送了一個新固件版本,功耗表現有好轉。
在《原神》進行須彌城跑圖測試,開啟性能模式和游戲助手里的電競模式,60幀+極高畫質,810P畫質,連續測試30分鐘,一加Ace 3V平均幀數58.6幀,整體運行穩定,期間出現過幾次小范圍的幀數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第三代驍龍7+可以看做換架構的第二代驍龍8,但在一加Ace 3V用的是類似第三代驍龍8的性能策略。
X4超大核和兩個大核都能保持比很高的利用率,頻率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分別是1.6GHz和1.8GHz,其余兩個大核和三個中核的利用率較低,但頻率不低,一樣也保持在1.8GHz。
在這樣的性能策略下,一加Ace 3V平均功耗6.1W,相比早期7.5W功耗好了非常多,而且在其他游戲,比如《王者榮耀》,一加Ace 3V平均功耗有3.8W,目前的性能和能效是一個正常的水準。
但是在測試《王者榮耀》時,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
當一加Ace 3V運行10分鐘后,手機開始降頻鎖幀,幀數會鎖定在90幀,維持10分鐘后再次回到120幀。為了確定不是偶發事件,于是又測試了一遍。
第二次測試時,一加Ace 3V幀數穩定了很多,但是到第15分鐘時,還是出現了降頻鎖幀,同時鎖定在90幀。
猜測是在當前版本下,一加可能給《王者榮耀》設置了一個比較嚴格的溫度機制,使其在這樣低負載游戲里出現這樣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要游戲側邊欄中打開“極限穩幀”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測試條件不變,僅多打開一個“極限穩幀”功能,平均幀數達到119.7幀,平均功耗從3.8W上升到4.1W,機身溫度也上升了一點點。
嚴格來說,以第三代驍龍7+的性能運行《王者榮耀》綽綽有余,也能保持合理的功耗,建議一加適當調整溫度墻機制,在不開“極限穩幀”的前提下,也能有穩定的游戲幀數。
雖然溫度機制值得商榷,但一加Ace 3V本身的性能是沒有問題的,像《原神》這樣的高負載游戲即便不開“極限穩幀”,游戲體驗就已經很接近搭載第二代驍龍8的一加Ace 3了。只要軟件調試不出問題,這樣的體驗放在這個價位上,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除此之外,一加Ace 3V還配備了5500mAh電池,100W超級閃充,X軸線性馬達,雙頻GPS,全功能NFC,紅外遙控以及雙揚聲器,諸如之類的周邊也都齊了。雖然屏幕指紋用的是短焦指紋方案,位置偏低,但在這個價位上,這其實不算缺點。
預裝ColorOS 14,AI功能下放
在軟件上,一加Ace 3V預裝最新版ColorOS 14,除了之前就有的內容一鍵識別,閃速摳圖,中轉站之外,這次新增微信/QQ 通話錄音、桌面一鍵鎖屏、黑屏長按音量下鍵開關手電、黑屏指紋解鎖、搖一搖權限開關等新功能。
注意,一加Ace 3V這次也有AIGC功能,同樣是基于安第斯大模型,目前主要AI智能消除和全新的小布助手。
在相冊—編輯—AIGC消除,然后圈選照片中需要去除的部分就可以了,智能消除識別到物體后會自動勾勒指定物體范圍,手動消除則是自己決定消除范圍。一加Ace 3V實際效果還不錯,使用體驗與旗艦手機并無太大區別。
小布助手新在接入了大模型之后,可玩性大大增加。比如像這個小布點評,就可以用AI生成現在可以讓它讓它生成一份適合小紅書,朋友圈的商品點評或文案,比如去某個景點打卡,亦或是哪家餐廳探店,就可以用小布助手生成。
另外,一加Ace 3V的小布助手提供了諸多AI生成模版,像高情商回復,Citywalk路線,PPT大綱等,這些目前大多只在旗艦機上出現的生成式AI功能,如今你在一加Ace 3V上就能用到,AI也走高性價比路線了屬于是。
那按照這個性價比,直接買一加Ace 3V就好了,還有必要買更貴的一加Ace 3嗎?
有,因為除了曲面屏,用料做工,手感這些原因外,一加Ace 3V在影像方面的妥協是比較大的。
夠用的影像體驗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一加Ace 3V的影像配置和體驗,就是夠用。
一加Ace 3V后置雙攝,5000萬像素LYT-600主攝,OPPO Find X7 Ultra的超廣角鏡頭用的就是這顆傳感器,另外還有一顆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鏡組最下方是環狀閃光燈,但實際閃光燈只有環狀頂部一顆。
明艷濾鏡
照片沒有什么明顯的色彩風格,數碼味比較重,觀感也相對一般。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套用濾鏡,比如“明艷”濾鏡,鮮艷的色彩能夠應對日常生活大多數拍攝場景,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所以相對于其他維度的高性價比,拍照上的表現就顯得沒有那么亮眼了,也是整部手機妥協相對比較大的地方,希望之后固件版本能夠稍微增強一下這方面的表現。
一加Ace 3V值得買嗎?
毫無疑問,一加Ace 3V是一部高性價比手機。
但按照目前的市場走向,現在2000元出頭的價格就能買到搭載第二代驍龍8的手機,多是12GB+256GB起步,周邊配置要好于一加Ace 3V。所以,一加Ace 3V比較理想到手價格應該在2000元以內。到之后618,如果有優惠,能在1599元左右的價格入手,那真的非常合適了。
熱門ROM資訊TOP10
- 推薦手機哪個好用?
- 小米13真的比iPhone14還厲害嗎?
- IQOO Z7值得入手嗎?
- 小米13 Pro值得入手不?
- 一加 ace2 首次亮相,一加 11 是否還值得購買?
- 如何看待 OPPO Find X6 全系標配大底潛望長焦?
- iPhone14ProMax能用4-6年嗎?
- 現在換iPhone14pro還是等下半年的15pro?
- 真正用過魅族手機的人,能否說一下堅持的理由?
- 華為目前“最值和最坑”的手機,看準別買錯
- vivoX200Ultra曝光:圓環四攝+2億潛望,長焦影像大幅提升
- 換手機不必買太貴,這五款中端機型配置高,性能強,簡單用五年
- 3000元手機最新排名揭曉!這五款堆料十足性價比高
- 9款準大一新生3000元左右高性價比手機推薦
- 華為手機有什么優點?盤點出6個方面,怪不得這么多人用華為手機
- 蘋果手機耐用嗎?看看iPhone 6S Plus用戶的說法,結果很讓人意外
- 2025款各品牌旗艦系列標準版——橫向對比分析及挑選建議(云評)
- 量大管飽,性價比高——真我GT6詳細測評及體驗分享
- 2024年盤點:驍龍8 Gen3手機匯總梳理及挑選建議
- 2024年(9月)LCD屏手機盤點和挑選建議
熱門ROM資訊TOP10
- 推薦手機哪個好用?
- 小米13真的比iPhone14還厲害嗎?
- IQOO Z7值得入手嗎?
- 小米13 Pro值得入手不?
- 一加 ace2 首次亮相,一加 11 是否還值得購買?
- 如何看待 OPPO Find X6 全系標配大底潛望長焦?
- iPhone14ProMax能用4-6年嗎?
- 現在換iPhone14pro還是等下半年的15pro?
- 真正用過魅族手機的人,能否說一下堅持的理由?
- 華為目前“最值和最坑”的手機,看準別買錯
- vivoX200Ultra曝光:圓環四攝+2億潛望,長焦影像大幅提升
- 換手機不必買太貴,這五款中端機型配置高,性能強,簡單用五年
- 3000元手機最新排名揭曉!這五款堆料十足性價比高
- 9款準大一新生3000元左右高性價比手機推薦
- 華為手機有什么優點?盤點出6個方面,怪不得這么多人用華為手機
- 蘋果手機耐用嗎?看看iPhone 6S Plus用戶的說法,結果很讓人意外
- 2025款各品牌旗艦系列標準版——橫向對比分析及挑選建議(云評)
- 量大管飽,性價比高——真我GT6詳細測評及體驗分享
- 2024年盤點:驍龍8 Gen3手機匯總梳理及挑選建議
- 2024年(9月)LCD屏手機盤點和挑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