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價位段沒有對手,一加Ace3買完絕對不會后悔的手機
現在的中端手機,已經不只是旗艦級的產品了,屏幕、芯片、感光元件等等,都可以進行個性化的設計,這在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當然,對我們這些一般的消費者來說,短期內讓廠商們互相競爭一下,對我們來說只有百利無害。我們能用更低的價格購買到一加 Ace 3等更具性價比的手機。
一塊定制的頂級 1.5K 東方屏
如果你之前關注過一加 Ace 3 應該知道,它首發搭載了一塊從京東方定制的 1.5K 東方屏,分辨率為 2780 × 1264 像素,450PPI,支持 1-120Hz 自適應刷新率、DCI-P3 廣色域、10.7 億色顯示,且配備有 OPPO 第一代顯示芯片 Display P1。
從收到一加 Ace 3 到現在,我使用這臺手機大概也有一周的時間了。這段時間用下來,我認為它的這塊屏幕有 3 個比較突出的優點:優秀的顯示效果、流暢跟手的應用畫面以及舒適護眼的觀看體驗。
一加 Ace 3 的屏幕顯示效果非常細膩,包括應用圖標在內、動漫人物發絲在內,各類細節都可以得到極為清晰的呈現。與此同時,由于屏幕局部峰值最高亮度高達 4500 尼特,在顯示高對比度畫面內容時,可以提供絕佳的觀看效果,整體視覺感受頗為通透。
順便說下屏幕形態問題。和上代一樣,一加 Ace 3 依舊為微曲屏,好看之外,比較實在的優勢是左右手勢操作時要比直屏舒服很多。至于大家擔心誤觸問題,盡管它依舊沒辦法徹底消除,但由于更小的曲率配合多年不斷優化的防誤觸算法,日常出現的概率極低,這一點大可放心。
事實上,好的觀看體驗往往來自于動態顯示效果是否流暢,而屏幕顯示流暢度的決定因素,就是刷新率以及刷新率調校策略的運用。一加 Ace 3 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它的高刷新率適配面更廣,且將高刷新率的應用權限完全開放給了用戶。
無論微博、抖音、B 站這些大眾熱門應用,還是像番茄免費小說這樣的小眾應用,你都可以自定義 90Hz 或者 120Hz 高刷新率,從而獲得全面流暢的應用體驗。不會像其它號稱擁有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機一樣,一旦遇到某些冷門應用便屏幕刷新率便會掉到 60Hz,高刷了個寂寞。
顯示這部分,一加 Ace 3 還有一個我認為很值得一提的點:護眼能力。它針對睡眠健康、用眼健康和低頻閃三個場景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比如睡眠健康這塊兒,一加做了「舒眠模式」,開啟后屏幕色溫會自動調節為暖色調,匹配生理節律,輔助進入睡眠。這項功能建議持續開啟,晚上用手機眼睛會很舒服。
它的傳統護眼模式也和以往印象中的效果有所不同,提供智能調節和自定義調節兩種選項。開啟之后,如果你感覺屏幕過于泛黃影響觀感,可以手動設置色溫強弱來獲得最佳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一加Ace 3 用上了一加 12 旗艦系列同款明眸低頻閃技術(默認開啟),在這項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很好緩解長時間看手機眼睛干澀等不適問題。
除了以上這些,要夸一下一加 Ace 3 的解鎖體驗。一般來說,中端手機要么采用側邊指紋,要么是成本相對更低體驗不怎么好的的短焦光學指紋方案。
這次一加 Ace 3 則用的是成本更高一些的超波指紋。相比短焦指紋,它的模組位置要更加靠上一些,單手拇指解鎖體驗更舒服自然,不用彎曲太多即可觸碰到識別區域。
對了,之前備受好評的雨水觸控功能在這代產品上依舊得以延續,屏幕上有水的情況下依舊可以正常完成觸控操作,這像功能在一些洗完手沒有條件及時擦干的公共場景下非常實用。
雙芯配合超強散熱,意想不到的流暢體驗
之前我在很多文章中都表達過類似的觀點,選擇中低端手機的時候,首先要考慮性能表現,這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實際用機體驗。從硬件角度出發,影響手機性能的幾個關鍵指標主要有芯片、存儲、散熱能力這三項。
回到一加 Ace 3 上。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它并沒有選擇目前最新的次旗艦芯片,而是用的第二代驍龍 8 旗艦平臺。在第三代驍龍 8 手機開始正式出貨之后,可能乍一聽起來第二代驍龍 8 會讓人感覺有些「老」,但如果論絕對性能,其依舊領先于一眾次旗艦芯片。
如果將第二代驍龍 8 用到旗艦手機上,可能屬于一文不值的水平,要是放到一加 Ace 3 這樣的中端手機上,只能用「真香」來形容,配合 16GB LPDDR5X 和 1TB UFS 4.0 超大存儲,基本屬于這一價位段手機的性能天花板,實測安兔兔跑分超過 170 萬。
當然,要想充分釋放芯片性能,需要強大的散熱能力支持,如果散熱能力跟不上,便只能通過降頻等一系列策略來控制發熱量。這樣一來體驗必然會大打折扣。一加 Ace 3 的 VC 散熱面積高達 9140mm³,且加入了航天級散熱材料,非常夸張。
而有了這套硬件組合作為底層支撐,一加 Ace 3 在游戲場景下的表現也并沒有讓人失望,甚至比一些第三代驍龍 8 機型還要來得更穩。以我平時玩得比較多的《英雄聯盟手游》為例,持續玩 1 個多小時排位,哪怕團戰也幾乎可以全程保持滿幀狀態。
如果你是原神玩家,一加 Ace 3 還會有 BUFF 加成。一加和原神達成了戰略合作,在游戲幀率、畫質、加載時間等各個關鍵場景都做了技術優化。
打開游戲側邊在超幀超畫面板中可以看到,它提供有自適應超幀、超級分辨率、超級 HDR 畫質三個功能選項。其中,自適應超幀就是通過插幀的方式來提升游戲幀率,可以直接將原畫面設置 30FPS 提升到 60FPS,或者將原畫面設置 60FPS 提升到 120FPS。
相比原生 30FPS 或者 60FPS,由于幀率大幅提升,實際游戲畫面要更加流暢。與此同時,由于它是通過獨立顯示芯片來完成插幀,實現功耗要比主芯片更低。這樣一來,不僅能很好控制芯片發熱量,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綜合續航時長。
超級分辨率功能的作用,是能夠實現全局游戲 1.5K 分辨率。比如原生設置中等畫質的情況下,開啟這項功能之后你會明顯感覺到畫面變得更加清晰。此外,一加 Ace 3 還支持超級 HDR 畫質,開啟之后可以大幅提升畫面動態范圍,帶來極為通透的畫面觀感。
事實上,超分和超幀這兩項功能并不稀缺,包括一加在內,很多主打游戲性能的手機產品上都能看到,不過通常超分和超幀只能二選一。一加 Ace 3 特別的地方在于,它允許同時開啟超分、超幀、超級 HDR,獲得足夠清晰且流暢的游戲畫面觀感。
按照慣例,這次同樣對一加 Ace 3 的原神實際表現做了測試。測試開始前設定:原生游戲幀率 60PFS,同時開啟超級分辨率和自適應幀率功能,性能模式設定為高性能。實測,持續玩 20 分鐘原神,一加 Ace 3 的平均幀率為 60.1,是近來所有我測試過手機中成績最好的一個。
游戲過程中我也留意了下機身發熱情況,一加 Ace 3 在持續高負載運行原神的情況下,并沒有出現燙手的問題。另外,和很多其它手機不太一樣,它的機身背面熱量分布相對比較均勻,這也是一加 Ace 3 擁有強大散熱能力的體現。
除了令人滿意的強勁性能表現,這次一加 Ace 3 的續航表現也可圈可點。它的容量由上代的 5000mAh 大幅提升到了 5500mAh,以我個人的使用習慣來看,滿電狀態下做到一天一充沒啥問題。而在 100W 超級閃充的支持下,大概 27 分鐘就可以充滿,是一套很均衡的組合。
相機硬件變化不大,成像素質令人滿意
比起屏幕、芯片等核心硬件配置,一加 Ace 3 相機部分的硬件規格變化不大。前置攝像頭依舊為 1600 萬像素,后置由 5000 萬像素主攝(索尼 IMX890 傳感器,f/1.8 光圈,支持 OIS 光學防抖)+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112° 視場角)+ 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組成。
下面我們結合實拍樣張來看下一加 Ace 3 的實際成像效果如何:
從以上樣張可以看到,由于有 IMX890 這顆旗艦級大底傳感器兜底,加上一加之前已經在一加 11、Ace 2 等多款產品上都用過,積累了豐富的調校經驗,一加 Ace 3 的主攝表現非常穩,包括細節呈現以及色彩表現都沒啥可挑的,足夠滿足大多數人的拍攝需求。
有意思的是,雖然一加 Ace 3 的超廣角鏡頭依舊為 800 萬像素,但視場角比起上代要略小一些,由 120° 收到了 112°。要說的是,超廣角鏡頭并不是視場角越大越好,畫質才是核心。結合樣張可以看到,大概是算法升級的緣故,它的超廣角成像素質比想象中要好很多。
稍稍有些可惜的是,我們在一加 Ace 3 上依舊沒有看到獨立長焦鏡頭,畢竟它的定位只是一款中端機型,且將更多關注點放到了屏幕、性能等等直接關系到日常使用的地方。好在,IMX890 本身的能力足夠優秀,即便裁切之后依舊可以獲得不錯的長焦拍攝效果。
事實上,拿到機器之前我對一加 Ace 3 這顆微距鏡頭并沒有抱太高期望,200 萬像素會給人一種湊數的感覺。不過實際拍下來,感覺它的實際成像效果還是不錯的,能比較不錯的呈現出微觀拍攝主體的各種細節,大家入手之后可以試試。
相比光線充足的日間拍攝,一加 Ace 3 的夜景表現更令人滿意。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切換夜景模式之后,它有著非常不錯的高光壓制能力,且暗部細節保留很到位,臺燈燈罩沒有出現過曝的情況,同時邊緣的紡織絨毛清晰可見,圖片整體很有質感。
總的來說,一加 Ace 3 的影像表現在同價位段產品中屬于妥妥的第一梯隊,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它的成像能力都可以滿足正常拍攝需求。不過我個人平時還是更習慣使用長焦拍攝,如果下代能夠給到一顆獨立長焦鏡頭,就更完美了。
做工精致,好手感
對于一加 Ace 3 的外觀和手感,拿到機器第一時間我就在微博上有過分享。它一共做了三種配色,分別叫做鳴沙金、月海藍和星辰黑,對應金色、藍色和黑色。算上昨天正式開售的鳴沙金版本,目前這三種配色你都可以買到。
和以往有所不同,一加 Ace3 的 3 個顏色版本之間的觀感差異還是挺大的,按照顏色個性程度來排名,我認為依次是鳴沙金、月海藍、星辰黑。
不過最能體現產品質感的配色其實是經典的「星辰黑」。和之前一加數字系列的黑色有所不同,Ace3 星辰黑不是極為純凈的黑,而是帶有一定灰度,看上去不會顯得太冷。
選材用料方面,在 2K 價位段你很難找到比一加 Ace 3 做得更好的產品。它采用旗艦級金屬中框,可以很好保證機身整體的堅固性。后蓋的工藝處理也非常特別,正面看上去是比較細膩的磨砂顆粒,稍微側一下機身角度則可以看到磨砂中伴有縱向紋理。
實際上手之后,一加 Ace3 的后蓋手感極為細膩,但和其它很多磨砂后蓋的手機不同,即便不套殼「裸奔」使用,也不會出現過于光滑拿不住的感覺。
雖然電池容量比較大且采用了金屬中框,但一加 Ace 3 依舊有著不錯的尺寸及重量控制。它的機身長度為 163.3 毫米,寬度為 75.3 毫米,厚度為 8.8 毫米,207 克重。由于機身寬度和重量都比較理想,即便像我這樣手比較小的人單手握持也是比較舒服的。
最后要夸下包裝盒里附贈的原裝手機殼。通常,2K 甚至 4K 價位段手機附贈的手機殼大多都是白色透明軟殼,用一段時間就會泛黃,一加 Ace 3附贈的是少數高端旗艦中才能見到的定制保護殼,它長得和手機后蓋幾乎一模一樣,套上去完全不用擔心會影響手機原本的顏值。
2K 價位段最值得入手的手機之一
幾年前一加宣布入局中端市場的時候,很多老一加用戶或者關注一加這個手機品牌的人都對這個決定抱有疑慮。畢竟,過去這么多年一加一直在走精品旗艦路線,做中端機型之后,成本必然會受到更多限制,想要繼續保持高品質追求會變得十分困難。
現在看來,一加還是大家熟悉的那個一加。從一加 Ace 3 這款產品上可以看到,它不僅擁有同價位段產品中領先的顯示效果和性能表現,同時用料很足,包括雙揚聲器、多功能 NFC、X 軸線性馬達、紅外遙控等在內,各種功能配置一應俱全,幾乎沒有短板。
如果你打算年底換新手機,且預算在 2000-3000 元之間,一加 Ace 3 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項。至于選哪個存儲版本更合適,建議考慮 16GB+512GB,256GB 長時間使用多少有些不夠,1TB 對于大多數來說基本用不到,會有些浪費。
熱門ROM資訊TOP10
- 推薦手機哪個好用?
- 小米13真的比iPhone14還厲害嗎?
- IQOO Z7值得入手嗎?
- 小米13 Pro值得入手不?
- 一加 ace2 首次亮相,一加 11 是否還值得購買?
- 如何看待 OPPO Find X6 全系標配大底潛望長焦?
- iPhone14ProMax能用4-6年嗎?
- 現在換iPhone14pro還是等下半年的15pro?
- 真正用過魅族手機的人,能否說一下堅持的理由?
- 華為目前“最值和最坑”的手機,看準別買錯
- vivoX200Ultra曝光:圓環四攝+2億潛望,長焦影像大幅提升
- 換手機不必買太貴,這五款中端機型配置高,性能強,簡單用五年
- 3000元手機最新排名揭曉!這五款堆料十足性價比高
- 9款準大一新生3000元左右高性價比手機推薦
- 華為手機有什么優點?盤點出6個方面,怪不得這么多人用華為手機
- 蘋果手機耐用嗎?看看iPhone 6S Plus用戶的說法,結果很讓人意外
- 2025款各品牌旗艦系列標準版——橫向對比分析及挑選建議(云評)
- 量大管飽,性價比高——真我GT6詳細測評及體驗分享
- 2024年盤點:驍龍8 Gen3手機匯總梳理及挑選建議
- 2024年(9月)LCD屏手機盤點和挑選建議
熱門ROM資訊TOP10
- 推薦手機哪個好用?
- 小米13真的比iPhone14還厲害嗎?
- IQOO Z7值得入手嗎?
- 小米13 Pro值得入手不?
- 一加 ace2 首次亮相,一加 11 是否還值得購買?
- 如何看待 OPPO Find X6 全系標配大底潛望長焦?
- iPhone14ProMax能用4-6年嗎?
- 現在換iPhone14pro還是等下半年的15pro?
- 真正用過魅族手機的人,能否說一下堅持的理由?
- 華為目前“最值和最坑”的手機,看準別買錯
- vivoX200Ultra曝光:圓環四攝+2億潛望,長焦影像大幅提升
- 換手機不必買太貴,這五款中端機型配置高,性能強,簡單用五年
- 3000元手機最新排名揭曉!這五款堆料十足性價比高
- 9款準大一新生3000元左右高性價比手機推薦
- 華為手機有什么優點?盤點出6個方面,怪不得這么多人用華為手機
- 蘋果手機耐用嗎?看看iPhone 6S Plus用戶的說法,結果很讓人意外
- 2025款各品牌旗艦系列標準版——橫向對比分析及挑選建議(云評)
- 量大管飽,性價比高——真我GT6詳細測評及體驗分享
- 2024年盤點:驍龍8 Gen3手機匯總梳理及挑選建議
- 2024年(9月)LCD屏手機盤點和挑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