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原型1.1.1

- 軟件分類:安卓游戲/角色扮演
- 軟件語言:中文
- 更新時間:2025/4/19 10:53:00
- 支持系統:Android/IOS
- 開發商:暫無
- 來源:互聯網
- 詳情
- 下載地址
- 同類熱門
- 推薦專題
生物原型是一款以生物學為核心主題的模擬與創造游戲。通過解鎖多種器官和肢體組件,探索它們的生態特性、基因信息以及進化路徑,從而推動科學領域的深入研究。你可以自由組合不同的構造模塊,創造出獨特的生物形態,進化為強大的怪物,擊敗所有對手,成為最后的幸存者。
生物原型簡介
這是一款從Steam平臺移植過來的熱門國產游戲,在北歐和日本地區備受追捧!在這個游戲中,你將面對一波又一波失去理智的實驗品攻擊。你需要迅速變異,進化成更加可怕的怪物來抵御威脅。通過在大腦上合理配置各種器官,開辟一條血肉交織的生存之路。游戲中包含24名可選角色、80種獨特器官,以及無數種可能的組合方式,讓你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強大生物!
生物原型玩法
1. 基礎知識
在生物原型中,你需要將獲得的器官進行巧妙排列,使其發揮出最大效能,以此戰勝更強大的敵人。器官主要分為兩類:一類邊框為圓形,主要用于決定右側器官的觸發機制,這里稱為觸發器官;另一類邊框為菱形,主要提供具體的功能效果,這里稱為功能器官。
器官連接從最左側的大腦開始向右延伸。大腦右側緊鄰的是觸發器官。觸發器官必定至少有一個血管(即它右側可以連接的最大器官數量),其右側只能連接功能器官。而功能器官如果有血管,則其右側也可以繼續連接觸發器官。如果考慮器官與大腦之間的距離關系,那么距離為奇數的位置必定是觸發器官,距離為偶數的位置必定是功能器官。
一組相鄰的觸發器官與功能器官共同決定了它們在游戲中產生的實際效果。例如,初始角色小不點的器官“白狐的脊髓”,以每秒一次的頻率、120%的效能激活右側器官,“刺角蛹的觸角”每次被激活時會發射一個投射物。因此,兩者的結合效果就是以每秒一次的頻率發射一個投射物。


國服版本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調整。
所有觸發器官都具有效能屬性。效能僅會影響右側相鄰功能器官的某一特定屬性。對于攻擊型功能器官來說,影響的是傷害值;對于繁殖型和再生型功能器官來說,影響的是繁殖力或再生力;對于增益或減益型功能器官來說,影響的是增益或減益的效果強度。觸發器官的效能只會影響其右側相鄰的功能器官,不會波及其他更遠的器官。
功能器官的右側也可以繼續連接觸發器官。對于定時觸發的器官如脊髓、肺、腸道等,其實際作用是左側功能器官生成的每個實體在經過設定的時間間隔后,都會觸發一次右側功能器官的效果。例如,如果將“白狐的脊髓”、“刺角蛹的觸角”的連接再重復一次,總的效果將是大腦每秒生成一個投射物,而這個投射物在生命周期內還會再生成一個投射物。對于神經、視網膜、耳蝸等只能連接在功能器官右側的觸發器官,其觸發效果則按照描述中的說明生效。心臟、膀胱只能連接在大腦或子嗣的右側,需要滿足特定條件才能觸發。如果連接在大腦右側,觸發條件需由角色本體滿足;如果連接在子嗣右側,則需要該子嗣的某個實體滿足條件才能觸發。
以上提到的連接方法,即脊髓A-觸角A-脊髓B-觸角B的連接方式,當脊髓的觸發時間均為1秒,觸角的投射物數量均為1時,觸角A每秒生成1個投射物,每個觸角A的投射物在其生命周期中能生成1個觸角B的投射物,因此觸角B總體上也是每秒生成1個投射物。但如果觸角的投射物數量都是3,觸角A每秒生成3個投射物,而每個觸角A的投射物在其生命周期中都能生成3個觸角B的投射物,即每秒總共能夠生成9個觸角B的投射物。如果在觸角B右側再連接脊髓C-觸角C,觸角C的投射物每秒總共能夠生成27個。可以看出,越靠右側的器官,被觸發的次數越多。由此可以得出游戲中最為高效的過關策略:利用左側多個器官的組合來增強最右側觸發器官的觸發次數,再通過最右側的功能器官進行輸出。了解這一思路后,可以對各類器官的功能性(主要從增幅和終端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評估它們的實際作用。
生物原型亮點
1、每次戰斗中出現的技能完全隨機,多種戰術流派任你選擇,讓你每局游戲都能體驗到全新的戰斗樂趣。
2、割草生存冒險游戲,帶來暢快刺激的生存挑戰,豐富的玩法隨心挑選,簡單易上手的操作讓玩家輕松享受游戲過程。
3、還有眾多獨特的技能等待解鎖,嘗試不同的技能搭配方案,解鎖更多隱藏內容,盡情享受游戲帶來的歡樂時光。
生物原型通關攻略
方法一
腸道/肺+雪球+脊髓/胃(高效能)+蜘蛛粘液腺,重點提升范圍、血量和基礎傷害。

方法二
腸道/肺(高效能)+電/薛定諤+脊髓/胃(高效能)+淤泥粘液腺,重點提升范圍、血量和基礎傷害。

- 廠商:暫無
- 包名:com.EmpromGame.BioPrototype
- 版本:1.1.1
- MD5值:6f7288c04a01062bad3972b9aa2a8daa